水泥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
-
聯合國所屬的國際能源署IEA、國際水泥可持續發展倡議組織CSI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,三家國際咨詢研究機構,2018年3月發布了《國際水泥工業低碳轉型路線圖》。這是IEA、CSI、WBCSD邀請9位世界級水泥專家及其團隊(約60人),歷時近兩年,采訪調研了世界60多個國,80多家知名水泥研究設計機構、水泥生產集團和水泥機械裝備制造廠商,近300位各國水泥專家、教授、學者、科研、工程技術人員和企業家,經過科學的綜合研究分析后,撰寫而成的。
該《路線圖》對全球水泥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,提出了4項重大的技術途徑和相應的技術措施,主要為:
1、降低水泥單位能耗,即對預分解窯(PreCalciner)---PC窯水泥熟料生產系統(我國稱之謂新型干法窯系統)進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創新,進一步降低熟料單位熱耗:對全廠整個生產系統,尤其是生料和水泥粉磨系統,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創新,進一步降低水泥單位電耗。
2、在保持OPC(我國普通硅酸鹽水泥與之相當)性能不變或有所改善的條件下,推廣采用熟料含量少的低熟料系數水泥,挖掘混合材的膠凝潛力,盡量多用混合材,使之部分替代熟料的膠凝功能,混合材品種要向多元化發展。
3、將各種可燃廢棄物用作水泥窯系統的替代燃料,大幅削減化石燃料的消耗,既能利廢環保,還能節省煤炭資源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,削減水泥工業的碳足跡。
4、研究推廣從水泥窯廢氣中回收儲存與利用二氧化碳的技術CCSU,大幅降低水泥生產中的碳排放,回收的二氧化碳還可用于其他工業領域。
其實,以上4大技術措施,該三家國際機構,在2009年首次發布的《2050年水泥可持續發展技術路線圖》中已有詳實論述,因為預計這些技術措施的有效期,至少還有30年。所以這次修訂補充后再次重新發布。
然而近年來,因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日益嚴峻,歐洲全社會積極推行環保低碳的進程中,對水泥工業的壓力較大。在歐盟各國政府、大批環保低碳主義人士和思想前衛的水泥專家,三方協同呼吁和推動下,傳統的水泥工業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理念、新嘗試、新創造和新動態,打破了原先比較平靜的按部就班發展的局面。
- 返回首頁 打印 返回上頁 下一篇